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初中教育> 初中历史> 中考历史复习讲练教程(蒋国化主编)

中考历史复习讲练教程(蒋国化主编)

上传者:十二号
|
上传时间:2016-12-23
|
次下载

中考历史复习讲练教程(蒋国化主编)

中国古代史
考点一 中华文明的起源、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
点击考纲
考核内容 测量要求
识记 理解 应用
中华文明的起源 禅让的传说 ∨
大禹治水的传说 ∨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 (1)夏、商、西周的更替 ∨
(2)分封制 ∨
(3)商鞅变法 ∨ ∨
考点详解
一、中华文明的起源
1.禅让的传说 
(1)含义:原始社会后期,用民主的方式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
(2)杰出的部落联盟首领:尧、舜、禹。
2.大禹治水的传说
(1)治水政绩:①吸取父亲治水失败的教训,用疏导的办法引洪水入江河,然后流向海洋。②公而忘私,三过家门而不入。
(2)建立夏朝:公元前2070年,建立夏朝。
二、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
1.夏、商、西周的更替
朝代 起迄时间 建立者 亡国者
夏 前2070-前1600年 禹 桀
商 前1600-前1046 汤 纣
西周 前1046-前771年 周武王 周幽王
2.分封制
(1)目的:控制全国广大地区。
(2)受封者:周王子弟、亲戚、功臣和一些古帝王的后代。
(3)重要封国:鲁、齐、燕、晋、宋等。
(4)封国的统治者:诸侯。
(5)周王与受封诸侯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关系:①权利:从周王那里得到土地和人民。②义务:拥戴周王为天子;定期朝见周王,参加周王主持的重要典礼活动;贡献财宝和特产;服从周王调遣出征作战。
(6)作用:巩固了西周的统治,扩大了西周的统治区域,西周成为一个延续数百年的强国。
3.商鞅变法
(1)背景――秦孝公求贤:当时秦国落后、被他国鄙视,秦孝公决心改革内政,变法图强。于是发布求贤令,招揽优秀人才。商鞅得到消息,便来到秦国。
(2)时间:公元前356年。
(3)内容:①改革土地制度:废除土地国有制,承认私人的土地所有权。②重农抑商:奖励农耕,生产粮帛多的,免除徭役;禁止弃农经商,凡因弃农经商或懒惰而贫困的人,罚做奴隶。③奖励军功:立功者赐给田宅;贵族及其后代无军功,不能获得爵位和享受特权。④迁都咸阳,推行县制。全国设31县,由国君直接委派官吏去治理。⑤严明法令,公布法律,编制户口,实行连坐法,使百姓互相监督。
(4)意义:①通过变法,秦国的旧制度废除了,新制度建立了,秦国发生了根本性变化。②秦军的战斗力提高,社会经济发展。(战后后期,秦国修建了都江堰和郑国渠两大水利工程)
同步精练
一、单项选择题
1.原始社会后期,部落联盟首领的选拔方式是
 A.老首领任命     B.血缘继承   C.民主推选   D.考试竞争
2.通过“禅让制”走上部落联盟首领岗位的不包括
A.黄帝    B.尧     C.舜   D.舜 
3.尧年纪大的时候,部落首领们推举舜为继承人的主要原因是
  A.舜年轻    B.舜是尧的儿子    C.舜贤能    D.舜治水有功
4.“民主”一直是人类的不懈追求,下列制度中含有“民主”色彩的是
 A.私有制   B.世袭制   C.禅让制  D.等级制
5.远古有一英雄花了十三年时间,三过家门而不入,治好洪水造福人民。他是
A.黄帝    B.尧      C.舜     D.禹
6.世袭制取代禅让制的标志是
  A.禹取代舜并建立夏朝    B.启继承了最高统治者的位置
  C.汤灭桀建立商朝      D.盘庚将都城迁到殷
7.下列人物中,行为与桀相近的是
  A.商纣   B.周武王   C.周文王   D.商汤
8.西周最后一位天子是
  A.周武王   B.周厉王    C.周幽王    D.周平王
9.周初将前代贵族分封到各地做诸侯,其根本目的是
  A.保护贵族的世袭地位      B.调和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
  C.扩大西周的统治基础      D.巩固刚建立的西周政权
10.下列关于分封制理解中不正确的是
  A.目的是为了有效控制全国广大土地   B.诸侯必须拥戴周王为共同的天子
  C.诸侯向周天子贡献财宝和特产     D.土地和人民归受封诸侯所有
11.在分封制下受封的诸侯对周王的义务包括
①定期朝见  ②贡献财宝和特产  ③随从周王作战   ④拥戴周王为共同的天子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2.《荀子》一书中说:“(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这段材料能够说明西周分   
封的主要对象是
 A.周王的亲族   B.在战争中立功的将士  C.周王的姻亲   D.商朝的王族和贵族
13.山东省常被人们简称为齐鲁大地,这起源于
A.大汶口文化    B.西周分封   C.甲骨文记载  D.古代地名
14.西周分封制的积极作用主要表现在
A.扩大了奴隶制的规模           B.促进了奴隶制经济的发展
C.巩固并扩大了西周王权统治      D.避免了诸侯势力的增长
15.战国初期,七个大国中相对落后的是
   A.齐国    B.楚国    C.秦国    D.燕国
16.商鞅在秦国变法开始于
   A.公元前475年  B.公元前356年    C.公元前221年  D.公元前209年
17.商鞅变法实行奖励农耕政策的根本目的是
   A.发展农业生产     B.限制商业活动 
C.增强秦国实力     D.废除旧贵族特权
18.商鞅变法的内容不包括
A.国家承认土地私人所有权     B.生产粮帛多的人免除徭役 
C.按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官职    D.在秦国全面推行郡县制
19.商鞅变法法令中,有利于农业生产发展的是
  A.迁都成阳    B.严明法令    C.奖励军功    D.重农抑商
20.商鞅变法中,对社会进步影响最大的是
  A.改革土地制度    B.重农抑商    C.奖励军功    D.严明法令
21.商鞅变法的措施中,以当代行政管理制度也有重要影响的是
 A.允许土地买卖   B.重农抑商   C.实行“连坐法”  D.推行县制
22.秦国之所以能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国家,主要原因是
  A.重视兴修水利工程        B.秦王有能力
  C.地理位置优越          D.实行商鞅变法
二、非选择题
2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禹治水期间,三过家门,听见儿子的啼哭声,也没有入内探望。治水时,禹亲力亲为,累得小腿的汗毛掉光了。因此得到人民的尊重和爱戴。
材料二 桀以为自己的统治可以像太阳一般永世长存。人民诅咒他说:“你这个可恨的太阳什么时候才灭亡呢?我宁愿和你同归于尽。
回答:
(1)材料一禹的行为,表现了他哪种高尚的情操?
(2)如果你是禹的妻子,你会支持禹吗?为什么?
(3)夏桀为什么会遭到人民诅咒?
(4)大禹得到人民爱戴,传到夏桀时则被人民诅咒,这反映了帝位世袭制的什么缺陷? 
24.下面两组文字,甲组是人物,乙组是史事。试将两组相关项目配对。
             











1.____________; 2.__________;3.____________;4.___________。


25.就所学知识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天之下工,莫非王臣”。
  (1)这是对西周哪一政治制度的描述?
  在《西周分封略图》中的空格内填上燕、齐、鲁、宋、晋五个封国的名称。
  
(2)从所填的上图中,你能够分析出周初统治者这么做的原因吗?
(3)当时受封的诸侯国国君对周王应承担哪些义务?

2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商鞅变法)行之十年,秦民大说(通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
                                  ――《史记》卷68
材料二 (秦)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富,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附……
                                  ――《史记》卷87
回答:
(1)据材料从军事、经济、治安、外交四方面分析商鞅变法的成效。
(2)有人认为“秦能迅速吞并六国,全赖商鞅的军事改革”,谈谈你对该认识的看法。


27.韩非子指出,商鞅虽死,“秦法未亡也”。结合商鞅变法的具体措施,分析其历史影响。

考点二 统一国家的建立
点击考纲
考核内容 测量要求
识记 理解 应用
统一国家的建立
(1)秦的统一,秦始皇创立皇帝制度,从中央到地方的行政制度,秦统一货币、度量衡和文字 ∨
(2)汉武帝尊儒术兴太学、巩固国家统一 ∨ ∨
(3)认识丝绸之路在中外交流中的作用 ∨ ∨
考点详解
一、秦朝的统一
   1.秦的统一
    (1)时间:公元前230-公元前221年。
    (2)经过:韩、赵、魏、楚、燕、齐。
(3)意义: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的分裂割据局面,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2.皇帝制度
(1)由来:从“三皇”“五帝”中各取一字,合成“皇帝”。自称始皇帝,以后二世、三世,传之无穷。
(2)特点:皇位世袭、皇权至上、皇位独尊。
3.从中央到地方的行政制度
(1)中央:①丞相:管理行政。②御使大夫:监察。③太尉:管军事。
(2)地方:废分封,行郡县。全国分为36郡(后为扩大到40郡),郡下设县。
(3)特点: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官吏都由皇帝任免,必须绝对服从皇帝的命令。这样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秦朝建立。
4.统一度量衡、文字、货币
(1)度量衡:颁布全国通用的长度、容量和重量的计量单位。
(2)文字:把小篆作为全国通用的标准字体。后来,书写方便的隶书字体又逐渐流行起来。
(3)货币:圆形方孔“半两”铜钱作为全国通行的货币。
二、汉武帝的文治武功
   1.尊儒兴太学
 (1)尊儒:①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②确立了儒学在思想文化领域和政治生活中的特殊地位,断绝了研读其他学说的人求取功名利禄之路。
(2)设太学: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等人的建议,在都城长安办太学,让博士主持教学,招收“弟子员”。
   2.巩固国家统一
(1)解决王国问题:
①原因:刘邦实行分封,由异姓王—同姓王(分封同姓王的目的:依靠血缘和亲情来巩固汉王朝的统治。结果:随着王国经济和军事实力的增长,一些王国便与中央对抗起来)。
②王国问题解决:颁布“推恩令”,以使更多的皇族子孙领受皇帝的恩泽为理由,要求诸王把封地再分给自己的各位子弟,让他们去建立侯国。▲结果:这种层层分封的办法使王国的力量分散、削弱,难以同中央对抗。后来,汉武帝还采取有力措施,取消了一些王、侯的资格。王国威胁中央的问题得到彻底解决。
③整理财政:▲措施:他规定货币由国家统一铸造,盐铁由国家垄断经营,私人不得铸造货币和经营盐铁。▲影响:这些措施大大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控制,为汉武帝的文治武功提供了雄厚的财力支持。

三、认识丝绸之路在中外交流中的作用
1.丝绸之路的开通
(1)背景:①中国的丝绸很早就传到国外。②张骞通西域。
(2)时期:汉武帝时期。
(3)路线:①一条以长安为起点的重要商路,经过河西走廊和今新疆地区,翻越葱岭,通向西亚和欧洲。在这条商路上,汉朝向外输出的主要是丝绸,所以叫“丝绸之路”。②汉朝时,“南方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也初步形成。“南方丝绸之路”以成都为起点,经今四川南部和云南境内,通往缅甸、印度,以及更远的地方。
2.丝绸之路在中外交流中的作用
作为重要的商业通道,是联系中外的纽带,沟通东西方的桥梁。
同步精练
一、单项选择题
1.关于秦统一全国背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秦国的实力远远超过东方六国      B.统一天下的时机已经成熟
  C.春秋以来的分裂割据局面结束      D.秦王嬴政制定了克敌制胜的策略
2.秦在统一六国的战争中,最早和最后灭掉的国家分别是
A.韩、齐     B.赵、齐   C.魏、燕   D.韩、楚
3.秦灭六国统一全国的时间是
  A.公元前230年    B.公元前221年    C.公元230年    D.公元221年
4.在秦朝中央负责管理行政事务的最高官员是
  A.丞相    B.御使大夫    C.太尉     D.博士
5.从秦朝开始,封建王朝的最高统治者称
  A.王    B.大王    C.诸侯    D.皇帝
6.秦朝从中央到地方官吏产生的方式是
  A.世代相袭    B.考试选拔    C.地方推荐    D.皇帝任命
7.如果编排一部有关秦统一后的电视剧,在中央设置的官职有
   ①丞相  ②县令  ③太尉  ④御史大夫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8.下列秦为巩固统一而采取的措施中,对我国文化发展有重要影响的是
   A.统一文字    B.统一货币    C.统一度量衡    D.修建长城
9. 秦统一后,有人要到沿海去收购海产品,应该带下列哪种货币?
     
  A    B    C     D
10. 秦始皇统一度量衡制度,其中的量是指
 A.重量单位   B.容量单位  C.长度单位   D.面积单位
11.汉武帝时期,读书人要进入全国最高学府接受儒学教育,必须到
  A.洛阳  B.成都  C.咸阳  D.长安
12.汉武帝以后,地方上的诸侯国越分越小,这种现象的出现与下列哪项关系密切
  A.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B.实行“推恩令”
  C.连年征战             D.开拓西域
13.汉朝进入鼎盛时期在位的皇帝是
 A.汉高祖    B.汉文帝    C.汉景帝    D.汉武帝
14.汉武帝为实现“大一统”采取的措施有
  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②颁布“推恩令”  ③在长安兴办太学  ④推行郡县制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15.汉武帝颁布“推恩令”的真正目的是
  A.给侯王国以恩泽        B.削弱各侯王国的势力
  C.加强各侯王国的势力      D.为与项羽争夺地盘和人才
16.汉朝开辟的“丝绸之路”的起点是
  A.洛阳     B.长安    C.成都    D.酒泉
17.一位欧洲商人走陆上丝绸之路到长安贩运丝绸,不可能经过的地方是
    A.河西走廊    B.西亚      C.玉门关     D.斯里兰卡
18.关于“丝绸之路”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联系中外的纽带             B.沟通东西方的桥梁
   C.古代重要的对外贸易商路     D.开辟于汉高祖在位时期
二、非选择题
19.阅读下列材料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李白
(1)你知道大诗人李白在诗中盛赞的秦王是谁吗?
(2)事实上,“秦王”能够横扫六合是很多因素促成的结果。说说这些因素。   


20.根据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

回答:
(1)文字不统一,货币不统一,这对秦始皇的统治有什么影响?他怎样解决这一问题的?
(2)假如你是六国的遗民,你会欢迎秦始皇的做法吗?为什么?


2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田畴异亩,车涂异轨,律令异法,衣冠异制,言语异声,文字异形。
    ——《说文解字》
    材料二: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
    ——《史记》
(1)材料一中反映了秦统一前哪些方面的“异”?
(2)这些方面的“异”对于国家发展会有什么影响?请选择一方面来谈。
(3)从材料二中可以看出秦统一后在哪些方面采取措施维护统一的局面?
(4)“书同文字”后的通用的字体是什么?


22.秦始皇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他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1)请你填写反映秦朝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示意图。
(2)简述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主要内容,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中,对后世影响深远的有哪些?




 
 
 
 
 
                        

                   地                           方



23.阅读下列材料
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汉书·董仲舒传》
回答:
(1)董仲舒所说的“孔子之术”是指哪家学说?
(2)董仲舒的这段话和后来汉朝实行的一项国策有密切关系。你知道这是什么国策吗?
(3)请结合所学知识,谈谈这项国策的实行对于这家学说的影响。



24.有人说:秦始皇和汉武帝都对中国历史的发展有重要的影响,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请结合相关史实说明理由。


25.读“丝绸之路”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请你写出一位对“丝绸之路”开辟起重要作用的人物。
(2)据“丝绸之路”图,写出陆上路线的起止地点。
(3)“丝绸之路”在中外交流中起着怎样的作用?这条中西通道在今天还有什么价值?
(4)最近将在西安举行“丝绸之路研究会”,大会将围绕“复兴丝绸之路与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这一主题来进行,请你为这次会议设计一条宣传广告语。

考点三 中国古代文化(上)
点击考纲
考核内容 测量要求
识记 理解 应用
中国古代文化(上)
(1)司母戊鼎 ∨
(2)都江堰和郑国渠 ∨
(3)造纸术发明和改进 ∨
(4)汉字的演变(甲骨文、金文、小篆和隶书、草书、楷书、行书) ∨
(5)孔子 ∨
(6)战国百家争鸣 ∨
(7)王羲之书法、顾恺之绘画 ∨
考点详解
一、古代的科技成就
   1. 司母戊鼎
(1)出土地点:河南
(2)特点:雄伟端庄,气势凛然,代表了商朝青铜器的典型风格。
   2. 都江堰和郑国渠
(1)都江堰:①时间:战国后期。②组织修建者:秦国蜀守李冰。③工程所在地:成都附近的岷江。④意义:这一大型水利工程选址合理,设计科学,无坝引水,自流灌溉,工省效宏。都江堰的建成使成都平原成为“水旱从人,不知饥馑”的天府之国。
(2)郑国渠:①时间:战国后期。②位置:秦国咸阳附近。③影响:灌溉关中平原的农田。
   3. 造纸术发明和改进
(1)纸的出现:西汉时候,我国人民开始用麻造纸,在世界上最早发明了造纸术。
(2)蔡伦改进造纸术:东汉时,蔡伦总结前人的经验,改进了造纸术。新的造纸方法推广以后,纸的产量大大增加,成本大大降低,逐渐取代竹简、木简,成为主要的书写材料。
(3)造纸术发明的意义:造纸术的发明和改进为文化的交流和保存提供了重要的条件,是我国古代人民对人类文化的伟大贡献。
二、汉字的演变和书法、绘画
   1.汉字的演变
(1)甲骨文:①商朝时,人们把文字刻写在龟甲兽骨上,这种文字叫做甲骨文。②甲骨文已经是一种比较成熟和完备的文字,汉字是由它发展而来的。③甲骨卜辞真实地记录了商王的活动,反映了商朝多方面的情况,为研究当时的历史提供了可靠的文字材料。④从商朝开始我国的历史有了可靠的文字记载。西周也使用甲骨文,但不如商朝普遍。
(2)金文:①商朝的一些青铜器上,铸有文字。著名的司母戊鼎就是因鼎上铸有“司母戊”三字而得名。这种文字叫做金文。②西周时期,铸有文字的青铜器增多。金文也为后人研究商周的历史留下了宝贵的资料。
(3) 小篆:①秦统一全国后,以小篆作为全国通用的标准字体。书写简便的隶书也逐渐流行。②汉朝时,隶书广泛使用,已发现的汉代竹简、帛书和石刻上的文字,基本上都是隶书。
(4)草书、楷书和行书:①汉朝后期,一些人用“草法”和“楷法”书写文字,形成草书和楷书。接着,又出现了行书。②三国两晋时,草书、楷书、行书趋向成熟。草书潇洒,楷书端庄。行书介于草书和楷书之间,书写起来流畅便捷。
   2.王羲之书法、顾恺之绘画
  (1)王羲之的书法:①时代:东晋。②书法代表作:《兰亭序》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③称誉:“书圣”。
   (2) 顾恺之绘画:①时代:东晋。②《女史箴图》和《洛神赋图》。
三、孔子和百家争鸣
   1.孔子
 (1)生平: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孔子死后,弟子们将他的谈话以及他与门人的问答编成《论语》。这本书为后人研究孔子提供了宝贵资料。
(2) 思想家:他提出“仁”的学说。看不惯正在发生的社会变革,政治思想比较保守。孔子创立的学派被称为儒家学派。后来,儒家思想成为中国封建时代的正统思想,对中国文化有深远的影响。
   (3)教育家:①创办私学,招收不同出身的学生,扩大了教育对象,打破了官府对教育的垄断。②编订《诗》《书》和《春秋》等书作为教材,丰富了教学内容,保存和发展了我国古代文化。③在教学中,他善于进行启发诱导,坚持因材施教,用不同的方法教育学生,让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弥补不足。
2.百家争鸣
(1)背景:战国时期,社会正经历着深刻变化。一些学者纷纷著书立说,聚众讲学,阐述自己的主张,传播自己的观点。这样就产生了一大批思想家,形成众多的学派,历史上称为“诸子百家”。各学派之间相互批评,激烈辩论,彼此影响,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使学术思想空前地活跃起来。
(2)最重要的学派、代表人物:
学派 代表人物 国别 著作
儒家 孟轲   邹国 《孟子》
儒家 荀况 赵国   《荀子》
道家 庄周 宋国 《庄子》
墨家 墨翟 鲁国 《墨子》
法家 韩非 韩国   《韩非子》
兵家   孙膑 齐国 《孙膑兵法》
同步精练
一、单项选择题
1.在汉语中,如右图的“鼎”作为权力和地位的象征,至少应追溯到
A.商周时期        B.春秋时期       C.秦汉时期      D.隋唐时期
2.战国时期,李冰修筑的都江堰位于
A.黄河流域      B.岷江流域
C.淮河流域      D.辽河流域
3.右图中的水利工程使得“水旱从人,不知饥馑,
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这是指
   A.都江堰    B.郑国渠
 C.灵渠    D.白渠
4.战国时期,秦国在都城附近修建的水利工程是
   A.都江堰    B.郑国渠    C.灵渠    D.“获湖”
5.右图反映的历史信息是
 A.“蔡侯纸”是世界上最早的纸  
B.西汉早期就已经发明了可以绘写的纸
C.纸最早是用于绘制地图的
D.纸最早是在我国边疆地区发明的
6.东汉蔡伦对造纸术的改进主要表现在
 A.便于携带,使用方便        B.利用水力,节省人力
 C.器械简单,制作容易        D.原料易得,造价低廉
7.汉代以来,人类文化的传播更加便捷,最主要的条件是
 A.经济的发展           B.造纸术的发明和改进
C.太学的建立           D.丝绸之路的开辟
8.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商朝开始的。依据是
  A.甲骨文的出土        B.西周时的金文
  C.半坡陶器上的刻画符号    D.商朝文物上的符号
9.商周的“金文”是一种
A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         B铸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 
C.刻在石器上的文字                D.铸刻在铁器上的文字
10.秦始皇巡游各地时,往往要刻石纪功,石刻上的文字应是
   A.隶书    B.甲骨文    C.小篆    D.楷书
11.已发现的汉代竹简、帛书、石刻上的文字,基本上是
   A.甲骨文    B.小篆    C.隶书    D.楷书
12.草书和楷书形成于
   A.秦朝初期    B.秦朝后期    C.汉朝初期    D.汉朝后期
13.草书、楷书和行书趋向成熟是在
   A.夏商周时期     B.春秋战国时期    C.秦汉时期     D.三国两晋时期
14.“百家争鸣”中的“家”是指
 A.豪门望族   B.思想流派     C.士人集团   D.文艺团体
15.以下主张明显体现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思想的是  
  A.仁者爱人,民贵君轻           B.万物虚无,祸福相倚
  C.兼爱非攻,节用尚俭           D.以法为教,今必胜昔
16.诸子百家的学说后来发展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是
 A.法家思想   B.儒家思想   C.道家思想   D.墨家思想
17.孔子作为伟大的教育家,对推动我国古代文化教育事业贡献最大的是
 A.创办私学,打破官府对教育的垄断      B.“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
 C.“知之为知之”的学习态度     D.“温故知新”的学习方法
18.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是
A.克己复礼      B.宽刑薄赋      C.仁         D.民贵君轻
19.想读孔子的言论,应该选
 A.《道德经》  B.《墨子》  C.《孟子》  D.《论语》
20.在一次励志发言中,一位学生引用了2300多年前中国思想家的名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这位思想家是
A.老子    B.孔子     C.孟子    D.荀子
21.在中国各地修建的文庙是为了纪念
A.孔子    B.孟轲    C.墨翟    D.庄周
22.被后人称为“书圣”的是东晋著名书法家
   A.顾恺之    B.王羲之    C.屈原    D.张衡
23.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的是指
 A.钟繇《宣示表》  B.颜真卿《祭 文稿》  C.王羲之《兰亭序》 D.怀素《自序贴》
24.东晋著名画家顾恺之最擅长的艺术表现形式是画
   A.山水画    B.人物    C.宗教   D.书法
二、非选择题
25.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
                       ――《华阳国志》
  材料二 
        

回答:
(1)成都平原“水旱从人”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材料二中的“石人”是谁?他的主要贡献是什么?
(3)据材料二图说出这一水利工程三大主体工程的主要功能。

26.阅读下列材料
韩欲疲秦人,使无东伐,乃使水工郑国为间于秦(劝秦开凿水渠)。中作而觉,秦人欲杀之。郑国曰:“臣为韩延数年之命,然渠成,亦秦万世之利也。”(秦王赢政)乃使卒为之。
       ——《资治通鉴》卷六
回答:
(1)韩国派郑国为秦修渠的主观目的是什么?目的是否达到?
(2)结合郑国渠和都江堰的修建,说明基础设施建设对增强综合国力的作用。


27.阅读以下材料:
    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简,其用缣帛(丝质方絮)者谓之为纸。缣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伦(蔡伦)乃造意(立志发明)用树肤、麻头及敞(破)布、鱼网以为纸。元兴元年(公元105年),奏上之。帝善其能,自是莫不从用焉,故天下咸称“蔡侯纸”。
    ——《后汉书·蔡伦传》
请回答:
(1)据材料指出,蔡伦改进造纸术前我国有哪些书写材料。
(2)据材料指出蔡伦改进造纸术的原因。
(3)蔡伦改进造纸术后纸的原料有哪些?

28.印章早在四五千年前就已在中国出现。右图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会徽“中国印  
——舞动的北京”。
 回答:
(1)北京奥运会会徽有什么特色?
(2)观察下列字体,请回答:
  
  
①分别指出A、B、C、D图各是什么字体?
②指出字体A是在什么时期开始逐渐流行的?
③简要指出A、B、C、D图中字体的特点?

29.下面一段介绍甲骨文的话中,有一些错误,请找出来,并加以改正。
甲骨文发现于陕西西安。甲骨文是一种图画文字,是世界上最早的较成熟的文字。对研究夏朝的历史有重要价值。

30.2004年4月,美国副总统切尼在复旦大学发表演讲,校方赠送切尼一件礼物(见下图)。事后,几位学生议论为什么送这件礼物。

甲说:“估计是宣传中国古代优秀的教育思想。”
乙说:“可能是弘扬中华文化,让世界了解中国。”
丙说:“也许让外国人知道中国人权思想比西方早两千多年。”
请概要写出你对甲、乙、丙三种说法的理解。


31.有一位热爱中国文化的外国友人要了解孔子,假如派您去帮助他,您将向他介绍有关孔子哪些事情呢?
  


32.简析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原因。列举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主要学派、代表人物及其代表作。

考点四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点击考纲
考核内容 测量要求
识记 理解 应用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1)“贞观之治” ∨
(2)科举制的创立与发展 ∨ ∨
考点详解
一、贞观之治
1.背景 
唐太宗从隋朝的兴亡中吸取了深刻的教训,懂得了“为君之道”,明白了怎样才能使国家长治久安。他遵从“兼听则明,偏信则暗”的古训,基本上做到了广开言路。
2.治国政策
(1)选用良吏,提高行政效能。唐太宗任用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和魏征等在三省六部中担任要职。这批大臣能干廉洁、敢于直言、办事效率高,在协助皇帝治理国家过程中发挥了很好的作用。
    (2)轻徭薄赋,减轻农民负担。唐太宗有力地推行唐初创立的赋役制度,允许农民交纳一定的实物(丝绢或麻布)来替代劳役。
(3)简法轻刑,修订法律。唐太宗让臣下按宽简原则修订法律,制定出《贞观律》,死刑条目减去一半,“鞭背”等酷刑被废除。
(4)重视教育,大力培养人才。唐朝中央设国子学、太学等学校。唐太宗常到学校视察,下令扩建校舍,增招生员。他还鼓励少数民族贵族子弟到长安读书。
(5)实行恩威并施的政策,改善民族关系。唐太宗用和亲、封赏等办法笼络顺从唐朝的少数民族贵族上层,加强和他们的联系。而当东突厥贵族率部进攻内地,直逼都城长安时,他立即派兵迎击,直至把东突厥灭亡。这种政策收到良好效果,唐太宗被各族首领共同拥戴为“天可汗”。
3.结果与影响
(1)由于唐太宗推行开明务实的政策,贞观年间出现经济发展、政治清明、社会安定、国力强盛的局面,历史上称为“贞观之治”。
(2)“贞观之治”奠定了唐朝进一步发展的基础,辉煌的政绩也使唐太宗成为我国历史上最著名的皇帝之一。
二、科举制的创立
   1.九品中正制
(1)从三国到南北朝,主要用九品中正制选拔官员。
(2)隋文帝时被废除。
2.科举制
(1)创立:隋文帝废除九品中正制,下令“分科举人”。隋炀帝时开设进士科,科举制度正式创立。
(2)发展:①科举成为唐朝选拔官员的最重要的方式。②分科考试,择优录取是科举制度的基本特征。唐朝科举分常科和制举两大类。常科中,最重要的是进士科,其次是明经科。制举是皇帝为选拔“非常之人”而设置的特科,名目繁多,变化很大。③唐朝科举已形成相对固定的程序。常科考生一般先在州府进行初试,合格者进京参加由尚书省职能部门组织的“省试”。录取者经吏部考查后,量才任用。体貌伟壮、能言善辩、书法精良、擅长撰写和处理司法文书的进士往往被委以重任。④科举制度是一种新的选官制度。它的出现表明我国古代的选官制度已从推荐考察为主转变为以考试为主。通过较为公开公平的考试,一批有真才实学的人进入各级政权。这一制度创立后,前后沿用了1300年,对我国历史有深远影响。
同步精练
一、单项选择题
1.毛泽东的诗词《沁园春•雪》中有“唐宗宋祖”之句,“唐宗”指的是
A.唐太宗   B.唐玄宗   C.唐高祖   D.唐高宗
2.唐太宗广开言路最主要的原因是
  A.吸取隋亡的教训    B.遵从“兼听则明,偏信则暗”的古训
  C.听取魏征的建议    D.出现深刻的社会危机
3.勇于向唐太宗提意见和建议的唐朝官员中,最突出的是
  A.长孙无忌    B.魏征    C.房玄龄    D.杜如晦
4.唐太宗治理国家的政策包括
①选用良吏,提高行政准能  ②轻徭薄赋,减轻农民负担    ③重视教育,大力培养人才   ④简法轻刑,修订法律   ⑤实行恩威并施的政策,改善民族关系
   A.①②③⑤    B.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④⑤  D.①②④⑤
5.被各族首领共同拥戴为“天可汗”的是
  A.汉武帝    B.汉光武帝    C.隋文帝    D.唐太宗
6.科举考试的基本特征是
A.分科考试,择优录取   B.“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
 C.不拘出身,唯才是举   D.智能并举,强调素质
7.唐代科举考试中的“省试”是指
 A.州府初试       B.省城组织的考试
 C.尚书省组织的考试   D.皇帝亲自主持的考试
8.表明我国古代选官制度从推荐考察为主转变为以考试为主的标志是
A.察举制度的实行         B.九品中正制的创立
C.科举制度的创立         D.八股取士制度的创立
9.开设进士科,正式创立科举制的是
  A.隋文帝    B.隋炀帝    C.唐太宗    D.唐玄宗
10.唐朝的科举考试中,最重要的两科是
A.进士科、明算科     B.明经科、明法科   
C.秀才科、进士科     D.进士科、明经科
11.唐朝时有“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的说法,说明当时人们普遍推重
A 明经科          B 秀才科         C 进士科         D 状元科
12.科举制度在我国历史上存在的时间是
A.五、六百年       B.约一千年  
C.一千三百多年     D.一千五百年
13.下列对科举制影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改善了用人制度,使有才识的读书人有机会进入各级政府任职
B.促进了文学艺术、教育事业的发展
C.为高门权贵打开了做官之门
D.对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
二、非选择题
1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有一次,唐太宗回到后宫,满脸怒容,咬牙切齿地说:“早晚要杀了这个乡巴佬。”皇后长孙氏忙问发生了什么事。太宗说:“魏征经常在朝廷上当众羞辱我。”长孙皇后听完,马上退回内室换下一身朝服出来表示祝贺。太宗很惊奇,长孙皇后对他说:“我听说主明臣直,魏征敢于直言,是因为陛下是明君, 我怎能不祝贺呢?”太宗于是转怒为喜,对魏征更加敬重。
    材料二:“天子者,有道则人推而为主,无道则人弃而不用,诚可畏也。”
          ——《贞观政要》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唐太宗具有什么样的政治品质。
(2)结合材料二分析唐太宗具有上述政治品质的主要原因。
(3)请你对上述政治品质在治国方面的作用,作出简要评价。

15.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唐太宗说“往昔初平京师,宫中美女珍玩,无院不满。炀帝意犹不足,征求不已,兼东征讨,穷兵黩武,百姓不堪,遂致灭亡。此皆朕所目见。故夙夜孜孜,惟欲清静,使天下无事。”
材料二  唐太宗对大臣们说:“朕终日孜孜,非但忧怜百姓,亦欲使卿等长守富贵。”
回答:
(1)据材料一说明隋朝灭亡与“贞观之治”的关系。
(2)材料中说唐太宗“夙夜孜孜”、“终日孜孜”的根本原因何在?

16.是非判断〔下面的各项内容,与科举制度有关的在( )内打“√”,无关的打“×”〕
(1)“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唐·赵嘏)( )
(2)“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
(3)“风吹金榜落凡世,三十三人名字香。”( )
(4)“慈恩塔下题名处,十七人中最少年。”( )
(5)“金榜未题名,名落孙山外。”( )
(6)“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 )
(7)“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 )
(8)“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


1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立中正,定九品,高下任意,荣辱在手(荣辱掌握在门阀士族之手),抄人主(皇上)之威福,夺天朝(朝廷)之权势。
    ——《晋书》卷四五《刘毅传》
    材料二 唐代科举中最重要的进士、明经两科目,从形式上来看和过去的孝廉、秀才有继承关系,只是当时门阀盛,被举为孝廉、秀才的人必定出于士族,而唐代并无此限制。
    ——唐长孺《南北朝科举制度的萌芽》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的是什么选官制度?根据材料一,指出它有何弊端?
(2)比较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唐代的选官制度与隋唐以前的选官制度有何区别?这一制度产生了什么影响7

考点五 民族关系的发展与经济重心的南移
点击考纲
考核内容 测量要求
识记 理解 应用
民族关系的发展与经济重心的南移 (1)南方经济的发展(农业的发展、手工业的进步、商业的繁荣、经济重心南移) ∨
(2)宋代的社会生活(城市生活剪影) ∨
考点详解
一、南方经济的发展
1.农业的发展
(1)南方灌溉技术和耕作技术有很大的提高。农民在湖泊江河边筑坝修闸,开辟圩田,在丘陵山地修造梯田,扩大了耕地面积。
(2)南方水稻产量大幅度增长。太湖流域的苏州和湖州一带成为著名的水稻产区。原产北方的小麦、粟和豆类在南方扩大种植。
(3)棉花种植面积扩大,成为南方重要的经济作物。
2.手工业
(1)棉纺织业:南宋时,棉纺织业在南方兴起。此后,棉纺织业成为我国古代手工业中一个重要行业。
(2)制瓷业:景德镇成为著名的瓷业生产中心。
3.商业
(1)繁荣原因: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南方商业繁荣起来。
(2)表现:①纸币:北宋时“交子”在四川地区出现。这是世界上最早发行和流通的纸币。南宋时,发行了纸币“会子”。②商业都市:南宋都城临安既是南方的政治中心,又是一座繁华的商业都市。③外贸港口:两宋时期对外贸易活跃,著名的对外贸易海港有广州、泉州等。政府在这里设市舶使进行管理。
二、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
1.原因
(1)北方人口大量南迁
(2)南方相对安定的政治环境。
(3)南方自然资源得到更多地开发和利用,经济迅速发展。
2.过程
(1)从夏商到秦汉时期,我国经济的重心一直在北方。
(2)唐朝中期以后,转移速度加快。
(3) 两宋时,南方已成为全国经济的重心。
3.表现(两宋时期)
(1)农业:南方的水稻已是全国产量最多的粮食作物,盛产水稻的苏州和湖州成为天下闻名的“粮仓”。
(2)手工业:南方的棉纺业、丝织业、制瓷业、造纸业和造船业等在全国手工业中占有重要地位。
(3)商业:南方商业发展的水平,从总体上看也超过北方。与此同时,南方赋税收入增加,所占比重超过北方,成为国家财政的主要支柱。
三、宋代的城市生活
1.东京的繁华
(1)东京是北宋最繁华的城市,常住人口超过100万人。
(2)大街小巷,店铺林立。有的营业时间从白天一直延续到后半夜。“夜市”散去不久,“晓市”又开张了。
(3)城内有专门供人们娱乐的场所——“瓦子”。“瓦子”里面专供舞台演出的地方叫“勾栏”。此外还有耍杂技、踢球和进行武术表演等活动的地方。
2.临安的繁华
(1)南宋都城临安也是一个拥有100万人口的大都市,市内供人们娱乐消遣的场所——“瓦舍”有十多家。
(2)市场内的摊点场地,有的以“行”相称,如卖酒处叫酒行,餐馆叫食饭行;有的又称为“团”,如花团专门销售花木,青果团是零售水果的地方。
(3)喝茶品茶是宋代城市居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内容。遍布大街小巷的茶馆是商人交流信息、商谈生意的好去处。
同步精练
一、单项选择题
1.辽宋夏金时期,农民利用哪些方法扩大耕地面积?
  ①在湖泊江河边筑坝修闸,开辟圩田  ②在丘陵山地修造梯田  ③推广牛耕    ④开始实行屯田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2.南宋时期,南方著名的水稻产区是
  ①苏州    ②相州    ③杭州    ④湖州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3.南方棉纺织业兴起于
  A.隋朝    B.唐朝    C.北宋    D.南宋  
4.世界上最早发行、流通的纸币出现于
A.四川地区    B.江浙地区    C.湖南地区    D.湖北地区
5.既是南宋的政治中心又是其商业都市的是
  A.东京    B.临安    C.广州    D.泉州
6.下列城市中,哪些是两宋时期著名的对外贸易港口
  ①广州    ②湖州    ③扬州    ④泉州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7.下列有关东京城繁华的表述较全面、正确的是
  ①常住人口超过100万
  ②店铺林立,夜市、晓市相继    
  ③有专供人们娱乐的“瓦子”
  ④有耍杂技、踢球和武术表演的地方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二、非选择题
8.阅读下图,回答问题:
(1)下图为一纸币铜版拓片,此纸币的名称是什么?最早出现在我国什么时期与地点?它的出现说明了什么? 
(2)人们为什么要发明纸币?与金属货币相比它有哪些优点?

9.阅读下列材料:
    (南宋)且如海商之舰,大小不等,大者五千料(指船的重量),可载五六百人;中等二千料至一千料,亦可载二三百人。余者谓之“钻风”,大小八橹或六橹,每船可载百余人……若有出洋,即从泉州港口至岱屿门,便可放洋过海,泛往外国也。
    ——《梦粱录》卷127
    (大意为:南宋海上的船大小不等,大的可载五六百人,中等的可载二三百人。称之为“钻风”的有大小八条橹或六条橹的船,每船也可栽一百多人,……从泉州到岱屿门可以出海去国外。)  
  请回答:
(1)根据上述材料指出,南宋的船经过哪里出海?
(2)上述材料可以直接反映出南宋哪些方面的经济发展状况?
 
10.阅读下列材料
    北宋瓦子规模大。一个瓦子内往往设有许多看棚和勾栏。《东京梦华录》说,汴京城中的桑家瓦子、内中瓦子、里瓦子三处,就有勾栏五十余座。南宋临安的北瓦子,也有勾栏十三座。围绕勾栏的看棚,有的可容数千人。内中瓦子的莲花棚、牡丹棚,里瓦子的夜叉棚、象棚,都是有名的看棚。从瓦子的这些情形,我们看出,宋代瓦子娱乐带有极大的通俗性、大众性特征,同时又具有商业性。这是宋代商品经济发达,市民阶层壮大,对大众娱乐产生强烈需求的产物。  
    ——川教版课标《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教师教学用书》
请回答:
(1)什么是“瓦子”?何为“勾栏”?根据以上材料说明宋代“瓦子”的规模。
(2)根据以上材料,指出宋代“瓦子”的出现及其规模说明了什么?
 
11.阅读下列材料
在原始社会,中国的南方和北方几乎同时出现农业文明。考古发现,半坡氏族的人们培育了粟,而南方的河姆渡氏族培育了水稻。南北方的人民都开始了定居的生活。以后,黄河流域快速发展起来。春秋战国时期,几乎所有的争夺都围绕在中原地区。
秦汉时期,南方的经济发展缓慢。秦时,在长江下游仅设了一个会稽郡。三国时期,吴国对江南地区的开发做出了一定的贡献。南北朝时,北方长期战乱,人民纷纷南迁。南迁的人民为南方地区带去了劳动力、劳动工具、劳动技术和劳动资金,南方经济得到发展,特别是长江中下游地区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隋唐时期,贯通南北的大运河,进一步促进了南方的发展,可是南方经济仍比北方落后。
由于南方的水热资源丰富,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有些地区甚至可达到一年三熟。到了南宋时期,南方经济已经大大的超过了北方,成为全国经济的重心。当时流传着“苏湖熟,天下足”的民谚。
回答:
(1)从材料中,你能说出南方的经济在什么时候成为全国经济重心的吗?此前,还有什么重要的发展时期?
(2)南宋时期南方经济成为全国经济重心的原因有哪些?
(3)学历史还应“知古鉴今”,你认为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对我们今天的经济建设有何启示?


考点六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点击考纲
考核内容 测量要求
识记 理解 应用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1)明朝君权的加强 ∨
(2)清朝军机处的设置 ∨
(3)闭关锁国的主要表现及历史影响 ∨ ∨
考点详解
一、明朝君权的加强
1.废除丞相:朱元璋在以谋反的罪名诛杀了丞相胡惟庸后,废除了延续了一千多年的丞相制和中书省,把朝廷的政务分别交给六部处理,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这一措施使皇帝直接控制了朝廷的军政大权。
2.设立内阁:明成祖时,设立内阁,协助皇帝处理政务,但不得干预六部事务。以后内阁的权力日益增大,凌驾于六部之上,成为协助皇帝决策的中枢机构。内阁的设立进一步加强了君权。
3.设立厂卫特务机构 “厂卫”是东厂、西厂和锦衣卫等特务机构的合称,职权很大。厂卫的特务无处不在,无事不“探”。他们可以任意诬告、缉捕、刑讯和杀人。
二、清朝军机处的设置
1.时期:雍正。
2.目的:(1)直接目的:军事需要。(2)根本目的:加强君主专制集权。
3.概况:(1)军机处主要协助皇帝处理军务。皇帝选用亲信为军机大臣。(2)乾隆时,进一步加大了军机处的权力,军国大政均由军机大臣遵照皇帝的旨意交给有关机构和官员执行。(3)1791年,议政王大臣会议被取消。军机处成为皇帝专权的重要工具。
三、闭关锁国政策
1.概况
(1)清朝初年,为了打击郑成功等沿海抗清力量,清政府实行严厉的“海禁”政策,禁止商民出海,对违禁者处以死刑。统一台湾后,“海禁”政策一度放宽,松江、泉州、广州、宁波等地成为对外开放的港口。
(2)到乾隆年间,面对英国等西方国家的贪欲,清政府又加强了限制,只准开放广州一处,并颁行了严格限制外商活动和国内商民出海贸易的条例、章程,形成了严厉的闭关锁国政策。此后,清朝长期推行这一政策。
2.影响
(1)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虽曾在抵御外国侵略方面起了一定的作用。
(2)但这一政策的长期推行阻碍了中外联系,影响了中国吸收世界先进的文化和科学技术,阻碍了中国经济文化的发展,是中国近代社会落伍的重要原因之一。
同步精练
一、单项选择题
1.丞相制度被永远废弃始于
 A.明太祖   B.明成祖   C.清康熙帝   D.清雍正帝
2.内阁制正式确立是在
  A.明太祖时期    B.明成祖时期    C.康熙帝时期   D雍正帝时期
3.明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不包括
 A.建立厂卫特务机构     B.实行八股取士
 C.建立军机处        D.废除丞相制度
4.明初,皇帝秘书班子――内阁的政治地位上升,说明
  A.中央政府提高工作效率         B.君主专制统治得到加强
  C.文臣地位得以大幅提高         D.内阁成为中央决策机构
5.我国古代丞相一职的设立和废除体现了
A.国家统一的需要                 B.封建专制统治的需要
C.权力相互制约的需要             D.政令统一的需要
6.右图机构设置于
A.康熙时期  B.雍正时期    C.乾隆时期  D.顺治时期
7.“雍正年间用兵西北.....始设军需房于隆宗门内,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缮写。”这说明军机处设置的最初目的是
  A.适应军事需要             B.加强中央集权    C.剥夺朝中大将兵权         D.巩固皇权
8.中国古代中央集权政治达到登峰造极的标志是
  A.废丞相,权归六部    B.设立厂卫   C.设置军机处         D.大兴文字狱
9. 右图特务机构设立于
A.宋太祖  B.明太祖 C.明成祖  D.建文帝
10.康乾年间,清政府只准开放的对外通商口岸是
  A.广州    B.福州    C.泉州    D.宁波
11.清初实行闭关政策的根本原因是
A.害怕外国人危及自己的统治   B.中国工商业发达
C.封建经济占主要地位      D.天朝物质丰富,无所不有
12.鸦片战争前夕,清政府实行的闭关政策的含义是  
A.禁绝中国对外贸易                   B.严格限制对外交往   
C.一概排斥西方事物                   D.封闭边界固守疆域 
二、非选择题
13.细读下图,回答有关问题:

                                  图五
(1)上述两图显示的明代政府机构有什么区别?
(2)通过这一改变,谁的权力加强了?
(3)据载,洪武十三年,明太祖废除丞相。洪武十七年九月十四日至二十一日,这八日中送呈皇帝的奏章共1666件,涉及3391件政事。试计算明太祖平均每日要阅读多少份奏章和要处理多少件事情?你认为皇帝能够应付得了吗?这会引起什么结果?

14.阅读材料和图片,回答问题。
(1)右图是哪一机构的印信?这一机构的性质是什么?统治者设置它的目的是什么?
一天,明朝殿阁大学士宋濂在家中请客,次日,明太祖问他:“昨天喝酒了吗?请的哪几位客人?吃的什么菜?”宋濂一一如实回答。太祖笑道:“说得对,没有骗我。”说着拿出一张图,上面画着宋濂请客的座次位置。宋濂见了吓出一身冷汗。
请回答:
(2)上述材料反映了明朝的一种什么现象?这种现象的存在说明了什么?

15.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北宋)上谕大臣,又曰:“广南(广东南路)市舶,利入甚厚……庶蕃商(海外各国商人)肯业,动得百十万缗,皆宽民力也。”
——摘自《建炎以来系年要录》
材料二(乾隆二十四年部覆两广总督李侍尧奏议)据称夷商在省住冬,应请永行禁止也。……夷人到粤,宜令寓居行商束稽查也。……借领外夷资本及雇请汉人役使,并应查禁出。……外夷雇人传递信息之积弊,宜请永除也。
——摘自《中国通史参考资料》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广南市舶”主要职能是什么?
(2)上述材料中称外国商人为“蕃商”、“夷人”等,反映了古代统治者怎样的心态和思想?
(3)上述两则材料反映的对外政策有何不同?对当时的社会经济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考点七 中国古代文化(下)
点击考纲
考核内容 测量要求
识记 理解 应用
中国古代文化(下) (1)印刷术、指南针与火药 ∨ ∨
考点详解
一、印刷术
1.发明概况
(1)隋唐:我国发明了雕版印刷术。唐朝末年,成都已成为雕版印刷的中心。世界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年代的雕版印刷品是868年(唐朝咸通九年)刻印的《金刚经》。
(2)宋朝:雕版印刷进入了全盛时期,人们运用雕版印刷术印制了大量的书籍。北宋中期,平民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
2.外传及意义
(1)活字印刷术比雕版印刷术更先进,很快得以推广。不久传到日本、朝鲜,元朝时传到欧洲。
(2)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是印刷技术的一次重大飞跃。400多年后,欧洲才有活字印刷。
二、指南针
1.发明
(1)战国:人们利用天然磁石制成指南器具司南。
(2)北宋:指南针发明,并开始用于航海。
(3)南宋:南宋初期,指南针开始装入刻有度数和方位的圆盘中,近代称之为“罗盘针”或“罗盘”。
2.外传及意义
(1)我国是世界上最早把指南针用于航海业的国家。
(2)12世纪,指南针经阿拉伯传入欧洲,促进了世界航海业的发展。
三、火药
1.发明
(1)是我国古代炼丹家发明的。
(2)唐朝时,炼丹家们在炼制“仙丹”的过程中发现硫磺、木炭和硝石按一定比例混合在一起加热极易燃烧和爆炸,从而发明了火药。
(3)唐朝末年,火药开始用于军事。以后各种火器相继发明。
(4)宋元时期,火器运用已很广泛。
2.外传
13世纪~14世纪,火器传入阿拉伯和欧洲。
同步精练
一、单项选择题
1.我国的雕版印刷术发明于
  A.秦汉    B.隋唐    C.宋   D.明清
2.唐朝末年,雕版印刷的中心在
  A.长安    B.杭州    C.成都    D.洛阳
3.雕版印刷的全盛时期是
  A.宋朝    B.元朝    C.明朝    D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下载文档

热门试卷

2016年四川省内江市中考化学试卷
广西钦州市高新区2017届高三11月月考政治试卷
浙江省湖州市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
浙江省湖州市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
辽宁省铁岭市协作体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联考政治试卷
广西钦州市钦州港区2016-2017学年高二11月月考政治试卷
广西钦州市钦州港区2017届高三11月月考政治试卷
广西钦州市钦州港区2016-2017学年高一11月月考政治试卷
广西钦州市高新区2016-2017学年高二11月月考政治试卷
广西钦州市高新区2016-2017学年高一11月月考政治试卷
山东省滨州市三校2017届第一学期阶段测试初三英语试题
四川省成都七中2017届高三一诊模拟考试文科综合试卷
2017届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试题(附答案)
重庆市永川中学高2017级上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
江西宜春三中2017届高三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文科综合试题
内蒙古赤峰二中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英语试题
2017年六年级(上)数学期末考试卷
2017人教版小学英语三年级上期末笔试题
江苏省常州西藏民族中学2016-2017学年九年级思想品德第一学期第二次阶段测试试卷
重庆市九龙坡区七校2016-2017学年上期八年级素质测查(二)语文学科试题卷
江苏省无锡市钱桥中学2016年12月八年级语文阶段性测试卷
江苏省无锡市钱桥中学2016-2017学年七年级英语12月阶段检测试卷
山东省邹城市第八中学2016-2017学年八年级12月物理第4章试题(无答案)
【人教版】河北省2015-2016学年度九年级上期末语文试题卷(附答案)
四川省简阳市阳安中学2016年12月高二月考英语试卷
四川省成都龙泉中学高三上学期2016年12月月考试题文科综合能力测试
安徽省滁州中学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12月月考​高三英语试卷
山东省武城县第二中学2016.12高一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必修一第四、五单元)
福建省四地六校联考2016-2017学年上学期第三次月考高三化学试卷
甘肃省武威第二十三中学2016—2017学年度八年级第一学期12月月考生物试卷

网友关注视频

精品·同步课程 历史 八年级 上册 第15集 近代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
外研版英语三起6年级下册(14版)Module3 Unit2
沪教版牛津小学英语(深圳用) 五年级下册 Unit 12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老山界》优质课教学视频+PPT课件+教案,安徽省
外研版英语三起6年级下册(14版)Module3 Unit1
第五单元 民族艺术的瑰宝_16. 形形色色的民族乐器_第一课时(岭南版六年级上册)_T1406126
冀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租船问题》
苏科版数学八年级下册9.2《中心对称和中心对称图形》
青岛版教材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走进军营——方向与位置)用数对确定位置(一等奖)
冀教版英语五年级下册第二课课程解读
沪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练习册21.4(1)无理方程P18
冀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1
沪教版牛津小学英语(深圳用) 五年级下册 Unit 7
冀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有余数除法的简单应用》
河南省名校课堂七年级下册英语第一课(2020年2月10日)
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二课
《空中课堂》二年级下册 数学第一单元第1课时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15课小数乘小数一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逢入京使》优质课教学视频+PPT课件+教案,辽宁省
沪教版牛津小学英语(深圳用) 四年级下册 Unit 12
30.3 由不共线三点的坐标确定二次函数_第一课时(市一等奖)(冀教版九年级下册)_T144342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逢入京使》优质课教学视频+PPT课件+教案,安徽省
沪教版牛津小学英语(深圳用) 六年级下册 Unit 7
第12章 圆锥曲线_12.7 抛物线的标准方程_第一课时(特等奖)(沪教版高二下册)_T274713
外研版英语七年级下册module3 unit2第一课时
沪教版牛津小学英语(深圳用) 四年级下册 Unit 3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老山界》优质课教学视频+PPT课件+教案,安徽省
外研版英语三起5年级下册(14版)Module3 Unit2
沪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练习册20.4(2)一次函数的应用2P8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泊秦淮》优质课教学视频+PPT课件+教案,辽宁省